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COLUMN

速递!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全文来了

发布日期:2021-02-04    浏览次数:75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

 

教育工作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体制、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巩固拓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立柱架梁,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深入学习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目标任务:准确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工作措施:制订2021年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司局级以上干部集体学习方案,优化“4 + N”研学机制。不定期印发《直属机关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安排》,深入推进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教育,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论述。办好“周末理论大讲堂”,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列入教育部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列入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2

 

加强宣传引导

 

目标任务:紧扣建党100周年重大主线,开展全覆盖、全媒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全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工作措施:持续加强正面宣传,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解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新政策新举措,全面展示政策落实成效,深入报道教育战线先进典型。围绕迎接和庆祝建党100周年、学习“四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精心策划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制定出台教育融媒体建设文件,用好“中国教育发布”平台,继续加强教育融媒体试点指导。组织编写出版教育“十四五”规划辅导读本,全面解读文本。

 

3

 

深入研究阐释

 

目标任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水平、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工作措施:充分发挥教育系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和高校智库平台优势,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紧紧围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确定一批重点选题,推出一批站得高看得远用得上的重要成果。研制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二、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4

 

全力做好教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目标任务:编制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规划。

 

工作措施:编制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部分的编制工作。出台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技能中国建设方案等文件。制订规划分工方案,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落地。指导教育部直属高校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引导东北地区高校和职业院校在服务东北振兴中提升办学实力和影响力,统筹协调在京高校参与和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加快建设长江教育创新带,开展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推动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立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的区域性协作机制,为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进教育统计现代化改革及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统计数据质量全流程管控机制,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建立智能化统计信息服务平台,强化统计监测和监督职能。落实统计督察工作整改任务。

 

5

 

扎实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目标任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落细落地。

 

工作措施:实施《总体方案》部门分工和部内分工,指导各省(区、市)、各部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全面清理规范,制定实施工作清单。选择有条件的地方、学校进行试点。分批编发各地各校破“五唯”改革案例汇编。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纳入纪检监察、巡视工作、经费监管以及改革督察、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推动出台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南、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

 

6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目标任务:高考综合改革稳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不断深化,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中考招生录取综合改革试点落地省份在省域范围全面推进招生录取综合改革。

 

工作措施:指导河北等八省市借鉴改革试点省份经验,制定考试和录取方案,开展模拟演练,稳妥做好招生录取工作,确保新高考平稳落地。深化高考内容改革,进一步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创新试题形式,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严格规范体育艺术等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进一步健全制度、规范程序、严格管理、强化监督,提高体育艺术人才选拔质量。深入推进中考改革,有序扩大招生录取改革范围,完善省级统一的中考命题机制,着力提高命题质量。

 

7

 

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目标任务:理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独立学院转设工作,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工作措施:会同中央组织部开展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年度督查调研,理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研究起草《民办中小学年度检查指标体系》。印发规范民办义务教育有关文件,深入开展民办义务教育规范整治专项工作。研究制定关于规范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全面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政策。深化民办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把独立学院转设作为高校设置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导各省建立健全鼓励和推动独立学院转设的政策体系,切实加快转设进度,持续做好高等教育资源结构调整和质量提升工作。

 

8

 

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目标任务:完善督导体制机制,健全对地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分级督导评价机制,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教育质量和教育热点难点的评估监测。

 

工作措施: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持续开展2021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推进《教育督导条例》修订工作,推动由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的完整教育督导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抓好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组织开展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开展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和四个教材管理办法实施专项督导,全面评估落实情况。完成第三轮职业院校督导评估工作,形成2020年国家督导评估报告。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开展试点评估,各省各有关高校按要求将审核评估工作列入“十四五”规划。做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科专业认证和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组织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开展高校评估整改落实情况督导复查,探索开展质量预警。启动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时综合督导试点。建立健全督学培训管理制度。

 

9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目标任务:提升教育领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工作措施:落实《学习贯彻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和贯彻实施。配合做好教育法修正案、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审议工作,推动学前教育法、学位法立法进程,研究形成教师法修订草案。组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立法调研。起草制定《教育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部门规章,编制教育部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裁量基准、教育部权责清单。实施提升依法治校能力攻坚行动,继续做好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章程修订核准工作。持续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和“宪法晨读”活动。推进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持续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向高校放权赋能。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推进更多运用教育标准、“双随机一公开”、依法监管等方式,持续规范“三评一竞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

 

10

 

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全面保障教育系统网络安全。

 

工作措施:印发《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信息化为重点,以提升质量为目标,推进教育新型设施建设,研究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普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行动,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持续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深化“三个课堂”应用。探索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和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推动形成教育系统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溯源图谱,制定教育基础数据标准规范,实现有序共享。推进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11

 

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目标任务: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优化全球布局,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工作措施: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深化出国留学体制机制改革。筹备有关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雄安新区打造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修订,研制《中外合作办学评估管理办法》《推进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建设工作方案》,推动海外中国国际学校试点建设。出台《关于促进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管理办法》,建设并推广“留学中国”网。出台《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工作计划(2021—2025)》,推进鲁班工坊建设。深入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教育领域活动。实施《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修订《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暂行管理办法》。研制港澳学校赴内地办学改革举措。稳步推进港澳台招生培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国情教育。完善保障台湾同胞在大陆享受同等教育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筹办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推进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发展。继续合作办好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等活动。实施网络中文课堂和中文学习测试中心全球布局,支持以“中文联盟”为核心的在线中文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群建设。

 

三、发挥教育人力资本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12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目标任务建立健全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

 

工作措施召开并落实好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推进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全面推动“职教20条”落实落地。以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抓手,打造一批新时代职教样板,整省推进构建职业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落实2020—2021年高职院校扩招200万的任务。推进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建设,推动各地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续完善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动态调整更新专业目录,指导推动职业院校科学设置专业,实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落实“双高计划”绩效管理办法,开展项目中期绩效管理和评价。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出台职教本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工作有关规定。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学徒制。遴选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组建新一届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继续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职业教育活动周。召开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

 

13

 

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创新发展

 

目标任务: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完善,紧缺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有效优化,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供给加大,“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工作措施: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展本科专业三级认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研制发布《关于加快新农科建设 推进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的意见》。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开展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研制《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规划(2021—2035年)》,深化医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加快建立紧缺人才预警机制、专业重点建设机制,动态调整“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继续做好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培养工作。加快重点领域知识图谱性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大特定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力度,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储能等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等,加快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召开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30次全体会议。印发实施《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并召开工作会议。研究修订普通本科高校设置标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制订研究生导师发展相关文件,加强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建设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施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研究制订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清单。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在部分符合条件的高校设置一批交叉学科中心。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4

 

加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目标任务:促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千方百计确保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工作措施:实施“2021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实施岗位拓展、政策引领等七方面政策措施。成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促进校地、校企就业创业供需对接。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优化升级“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建设“24365智慧就业平台”,建立“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信息平台”,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专项活动”。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做好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落实好学费补偿代偿、升学优惠等政策,引导毕业生围绕城乡基层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就业创业。打出提前量,统筹协调好政策性岗位招录、升学考试等工作安排。实施贫困生、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工作列入各地各高校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党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督察、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学科专业评估、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

 

15

 

推进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建设

 

目标任务:加快科技平台前瞻性、战略性布局,推进构建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体系,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

 

工作措施:印发《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高等学校“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加快前沿科学中心建设,加强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保障类基地建设。围绕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新建若干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有重点、有选择地在新兴交叉学科、薄弱学科和关键急需领域新增布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工作。推进高水平实质性国际科技合作。加强高校科研平台实体化建设。围绕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研究推动顶尖学科建设。规范科技伦理,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形成鼓励创新、潜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创新文化。

 

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6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目标任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四个自信”。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作用。常态化开展精准画像工作,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工作措施: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实施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开展加强“四史”学习研究教育“攻坚行动”。督促各地各高校台账式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推动领导干部、“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围绕“明理”“共情”“弘文”“力行”四大板块实施八大行动,持续开展“我和我的学校”“青春告白祖国”“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奋斗的我 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等品牌工作,全面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指导各地“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等主题活动,强化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开展职业院校“文明风采”活动。深入实施“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进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组织好“网上重走长征路”学习教育工作。指导各地各高校进一步明确网络思政的建设内容、主要任务与重点资源保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和专职辅导员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未来中心5号院2号楼

咨询电话:010-56821181    监督电话:010-56821001    邮箱:ccs_ouchn@163.com

二维码
  • 版权所有:国家开放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Copyright © 2014-2024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ICP备08105394号-7